查看原文
其他

春华秋实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4-2021年大事记








叮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即将八岁啦!!!


自2014年建校起 八年时间里

年轻的大学认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纪念册的每一页,都记录下生动的成长轨迹

让我们共同回顾这一路的旅程吧


2014年3月21日,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成立。这是一岁的我——诞生于神仙湖畔一片旧厂房址之上,未来大气宏伟的建筑群此时初具雏形。

当年5月,我邀请到著名生物信息学专家、“五院院士”迈克尔·沃特曼教授发表《沿着欧拉图阅读DNA序列》主题演讲。他成为大师讲堂首位主讲嘉宾,并获聘为大学首位荣誉教授。同月,建校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举办。西洋古典乐与中国民乐交相奏响,余韵悠长。

当年9月,我迎来了第一届本科学生,他们也是经管学院的第一批学子。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朝我奔赴而来,从此校园里充满了朝气蓬勃的身影。12月,我举办首次高桌晚宴,大家身着正装,共同举杯庆贺我的诞生。

2014年,这是一岁的我,所有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2015年,这是两岁的我。建设工程仍在进行中,从诚道楼顶望去,大学第一座书院、后来被同学们昵称为“学区房”的逸夫书院此时尚未展露真容。

当年4月,在聚乐部、摄影社、校园媒体人等学生社团的积极筹划下,首届校园歌唱比赛顺利举行。观众席中还有来自深圳本地高校及中学的同学们。

当年9月,我迎来第一届研究生与第二届本科生新生。为了更好培养学子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大学创新创意创业中心成立。此外,在“AP Class”项目中,由徐扬生校长、罗智泉副校长及各学院的院长和教授自发组成的导师团队亲自为本科生授课,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经济学、语言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培养科研思维,为日后滋生交叉学科的创新点做好知识储备。

当然,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子们的人文关怀。中秋前夕,全校同学都收到了一封来自徐校长的“邀请函”——邀请他们参加大学中秋晚会,与校长共赏明月、同庆佳节。中秋之夜的启动区灯火通明,第一次远离故乡的学子们,在新的“大家庭”中度过了一个热闹而温暖的中秋。

2015年,这是两岁的我,更多更精彩的故事正在谱写。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这是2016年,这是三岁的我。一栋栋崭新建筑拔地而起,更多更完善的的校园设施正在落成。飞速成长中的校园,正如我身处的这座年轻的城市,满怀朝气与生机,总能得到奇迹的眷顾。

当年9月,入学典礼当天,我们满心雀跃迎来了第一座书院——逸夫书院的开幕。此后数月间,学勤书院成立典礼,逸夫、学勤和思廷书院的首届高桌晚宴接连举办,书院制传统在深圳的校园里开花结果,所属书院成为学子们自我介绍时必不可少的一项个人标签。

当年11月,我迎来首届硕士毕业生,这是第一批从港中大(深圳)校园毕业的学子。献上无限诚挚的祝福,我目送他们奔赴人生的下一段旅程。每逢毕业季,我皆愿毕业生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真正成为徐扬生校长致辞中所期望的“学贯中西,会通古今,融合文理”的“全人”。

这是2016年,这是三岁的我,源源不断的新生和其家庭参与到构筑我的故事中,而走出校园的学子将把我的故事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这是2017年,这是四岁的我。元月新春,喜事也随之而到——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它承载了各界的期盼与祝福,致力于成为金融经济领域颇具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国际高水平研究平台、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和高端决策智库。

当年4月,我于同日迎来了两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的落户。同年10月,第三位诺贝尔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在港中大(深圳)任教......大师讲堂和中国文化讲堂迎来更多科学家和学者,为不断成长中的大学点亮一盏又一盏智慧的明灯。

当年9月,新学年伊始,一期校园也正式启用,实现了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学术架构的搭建,见证了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三所书院迎新活动的圆满进行。

当年11月,海雅集团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捐资一亿元人民币,设立“涂辉龙创新科技教育基金”。作为一项长期设立的大学发展基金,旨在帮助与支持大学的学术科研工作,奖励优秀学生,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及科研项目。自建校起,每一座书院的建设、校园的发展,都得益于爱心企业与企业家们的鼎力相助。

当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师生联袂主演话剧《我们的故事之乱世佳人》,献礼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我曾跨越深圳河而来,而长于深圳的土壤之上。正如徐扬生校长致辞中所说:“个体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总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港中大(深圳)的兴办是香港回归祖国、两地共同繁荣的时代成果。”



这是2017年,这是四岁的我。我在开放、自由、多元而创新中勃勃生长。





这是2018年,这是五岁的我。五年光阴匆匆而过,我凭借自身的不断努力与发展,获得了来自各方的认可。

当年3月,我共有22个项目获批2018年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79名同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学习,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同月,第四所书院——祥波书院正式成立,红墙白瓦建筑别有一番特色,其院训为“博学慎思,弘毅致远”。

当年5月,我迎来了首届本科生毕业。这是第一批朝我奔赴的学子,被徐扬生校长亲切地称为“黄埔一期”。共度的四年里,我们一同经历了大学许多个难忘的“第一次”。一路走来,我们相互陪伴,彼此成就,共同进步,在各自发光的未来,我们也将始终紧密联系着。

同年11月,我举办了首届国际伙伴日活动,18所境外知名院校齐聚校园,与同学们展开交流。后来,“国际伙伴日”成为了大学的年度活动。同月,中学校长研修班暨2018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会议圆满举办,我校的人才培养成果获得了多所重点中学校长的认可。

这是2018年,这是五岁的我。我正在努力走到每一个你面前,我正在被更多人看见。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这是2019年,这是六岁的我。转瞬即逝的时间里,我抓住了那些闪闪发光的时刻。

元月新春,万物生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建设启动。同年,深圳音乐学院开始筹建,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正式创立。此外,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和阿里耶·瓦谢尔教授分别领衔的研究院迎来丰收期,陆续产出高品质研究成果。学研并进,为实现”一流研究型大学“目标的每一分努力,都让我离梦想更进一步。

当年5月,我迎来第二届本科毕业生,其中还有理工学院的首届毕业生。他们或收到心仪的研究生offer,前往世界顶尖高校深造,或选择步出校园的象牙塔,开启职场生涯。如徐校长寄语:“勇敢面对人生风雨,大学永远有一盏灯为你亮着。”

亮眼的成绩也获得了更多高三学子与家长的青睐,选择在此开启大学的四年旅程。当年招生季,大学录取生源质量再创新高,并连续第4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中本科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

这是2019年,这是六岁的我。每一个发光的瞬间,都来自无数个平凡日子的沉淀。





这是2020年,这是七岁的我。这是挑战尤其多的一年,但瞄准航向的船不会因着暴风骤雨而停止航行。

新年伊始,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举国上下勠力同心,而我也在行动。从教授组建科研团队展开研究,到本科生同学统筹募集善款物资,坚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当年7月,数据科学学院成立,同年9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成立。我已开设23个研究生(硕、博)项目。其中,管理学硕士项目(MBM)在“中国商学院”教育盛典上荣获2020年度中国商学院最佳中外合作硕士项目TOP30榜单第一名。从第一个学院开始,我在学科建设的道路上一路播种,收获花香弥漫,硕果累累。

又一年毕业季,我迎来首届博士毕业生,来自理工学院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哲学博士项目。在校期间,他们多次在国际知名期刊和会议发表多篇论文,所从事的研究课题亦是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前沿课题和攻坚项目,具备坚实的实力成为所属领域的高端人才。

当年12月,我与龙岗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发挥各自优势,在多个领域开展创新性深度务实合作。我扎根于此,神仙湖畔的每一个日出日落都见证了我的成长,而今我将以自身的力量,去回馈这片热爱的土地。

这是2020年,这是七岁的我。风雨里,感谢每一个你与我携手走过。




这是2021年,这是即将年满八岁的我。这一年,国家发展迎来许多重要节点,跟随着时代的大步伐,我也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收获累累硕果。


当年8月,经过两年多的筹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正式成立,郑仲煊教授担任创院院长。同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 [深圳音乐学院(筹)]也正式揭牌成立,叶小钢教授任首任院长。两位院长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才,而校园里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人。


自建校起,我已从全球引进了四百多名知名教师,他们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组成一支具备国际水平的师资队伍。大学的发展得幸于他们的加入,他们的力量使大学一路行稳致远。


当年12月,我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多领域全方位深入合作,共同推进深港两地的一体化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贡献力量。同月,我向四位杰出人士颁授荣誉院士衔——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刘遵义教授、鸿荣源集团董事长赖海民先生、正中集团董事长邓学勤先生以及前岁宝集团董事局主席杨祥波先生。他们在专业领域实现卓越成就,并对大学及社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是我成长的重要助推力。


同月,我与龙岗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共建附属医院协议,为双方今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加强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站在”十四五“的起点,我们将携手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注入新动能,为更多的院校合作办医提供有益的先行经验。


这是2021年,这是八岁的我。每一份凝聚的力量,造就了如今我的模样。




2022年3月21日,将迎来八周岁的我深知成长之路上,离不开港中大(深圳)的同学、老师和家长的青睐、信任和付出,以及社会各界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栉风沐雨自担当,愿每一位从港中大(深圳)走向世界的你,将我“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精神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下一个八年,十周岁,二十周岁……一百周岁,期待有你,感恩有你,一路同行。



祝福语征集

Rec


冲繁地,纷杂事,此中最宜守心,平气。耐得过这“倒春寒”,便是阳光灿烂时。


博文君诚邀各位老师、同学、校友及社会各界朋友,以文字的方式,为大学送上祝福和加油。


2021年3月25日中午12:00前,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博文君将抽取点赞数前五位和祝福语诚意满满的三位,送出金属书签一份。





传讯及公共关系处(CPRO)出品

撰文、排版|黄舒旎(2019级经管学院、祥波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微信公众号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