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间金融寒冬期应该这样做风控!

豫章文 信贷风险管理 2021-06-11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信贷风险管理”一键关注本平台,投稿请发送邮箱:sunzitonglawyer@163.com

作者 | 豫章文

出品 | 信贷风险管理(ID:minjianjinronglawyer)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随着经济下行,整个民间金融进入行东,小贷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P2P平台日子都不好过,如此严峻的形式下,传统小微贷机构,在战略和战术尤其是风控方面该如何选择突围?我们看看"风控知识畅享平台"创始人豫章文跟大家分享的经验。


2015年12月30日,马云在上海浙江商会年会上说:“传统金融(银行)的风险控制是把防弹衣做得越来越厚,而互联网金融是让杀手根本不可能靠拢。"


笔者认为马云看透了银行金融与新兴互联网金融在风险控制手段上的本质差异:传统银行选择了多重架构、密集且保守的防守型战略,体量大、根基稳、维护住好的信贷资产,以静制动;而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则选择了以快、奇、变为主的风控进攻型战术,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发掘数量庞大而业态分散的长尾微贷客户,以快速而有效的进攻作为最好的商业拓展模式防御。一个将战略做到极致,一个将战术玩到出神入化。


反观在经济下行环境下,民间金融遍野哀鸿,大量的小贷公司、典当行、投资担保公司,还有一些P2P平台等等,基本都在苦熬冬天,据悉很多机构的真实状况是已经处在停、歇业或半停、半歇业状态。传统小微贷机构,在战略和战术上该如何选择突围?


民间小微借贷机构原有的优势


1.地域属性很强,贴近客户近身作战。基本以县、区为主要的放贷客户集中地,以熟人经济和商圈为主要放贷目标。

2.人力及管理成本相对较低。办公面积及团队规模较小,相对银行员工的平均薪酬及成本费用率有一定优势。

3.机构单一、流程少、决策线短、速度快。客户从需求到风控尽调、审核再到办理手续直至放款,可能一两天就能实现。

4.细分专业领域精通。民间金融机构近年的蓬勃发展,锻炼了一批长期从事民间金融风控的从业者,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


民间小微借贷机构的劣势


1.整体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化。既没有银行专业的风控研究机构,也没有系统的客户准入、授信、评级技术体系,更没有互联网金融低廉成本的批量获客渠道和互联网大数据信息获取分析及运用于风险控制的资源和能力。


2.内控制度不健全,权责不明确。风控的最终决定权基本在参与经营的股东或高管手中,决策者中的个人因素影响很大,时常会弱化专业风控的职能。


3.风控人员经验有余而理论不足。适合操作型风险的管控而没有形成真正适合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终究还是“土风控”。


4.业务对象分散、标准化程度低。业务无法批量风控调查和审批,效率低下。


5.利息偏高,风险容忍度高。大部分客户非优质客户,其需求的急迫性、随意性,导致民间小微借贷机构在风控上的粗糙——条件降低、利率上升。


在经过上述对比分析后,如何才能找到适合民间小微借贷机构的风险控制方法或手段呢?


民间小微借贷想生存发展,一是风控战略要拔高;二是武器要多种齐上(债权交易手段实现多元化);三是风控战术要加强。


风控战略的拔高


从民间小微借贷的机构设置看,基本上风控总监既是风控战略的制定者,又是战术的实施者,系统上缺乏专业风险研究团队、没能力对宏观金融风险做好中长期战略准备、存在对细分产业行业风险失去敏感性、出现认知盲区等问题,如何快速补齐这块短板?笔者建议找捷径:战略尾随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总行每年都会下发行业信贷授信指引,该指引是银行本年度信贷投放的战略文件,是基于对行业长期追踪、宏观政策预测、信贷资产质量随经济周期波动变化等做出的信货投向倾向性建议,指引中会把行业的信贷投向分为四类:优先支持、一般类(或适度支持类)、审慎类、禁入类(或退出类)。


民间小微借贷机构的高管要及时了解并跟进银行的授信策略,借助银行的研究成果,弥补风险管理中的宏观研究短版,让小微借贷民间机构真正成为银行信贷的补充。


笔者建议“战略尾随商业银行”的基本策略为:深挖银行的“适度支持”类行业,对于银行确定的“审慎类”行业的客户,我们用股票投资中的“炒波段”的方式来操作


1.按照行业的季节特点,“淡季进、旺季出”,最好预设在客户现金流上升期退出。


2.盯准这类行业的单个客户银行负债的到期时点(如果有银行负债),民间机构的债权选择设定在银行贷款到期之前退出。民间小微借贷最好不要涉入银行禁入类行业,避免成为“接盘侠”。


债权交易手段实现多元化


现在小微借贷民间机构大多只有两个贷款品种:信用类和抵押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客户质量整体比银行差,违约率远高于银行。


信用类客户因为机构小、人员少的原因,无法做大客群,同时缺少信用风险度量工具,很多机构罕有信用类品种。


抵押贷款违约后进入诉讼和执行程序的时间成本和处置难度很大。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实现债权交易手段的多元化。我们认真看一看这两年走红的另一类新兴民间金融业态,他们是: 


商业保理:其本质是供货商基于商业交易,将核心企业(即采购商)的信用转为自身信用,实现应收账款融资。


供应链金融:本质是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一种方式。


融资租赁:主要是针对动产产权的转移,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为一体的金融产业。


我们可以从它们交易结构的本质中得到风控启示。民间小微借贷机构的风控优势有人力成本低、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强、近身小区域经营等,而这三种新兴的金融风控方式与民间小微贷机构的风控管理特点和优势很吻合,同时这三种方式可以更加深度地挖掘客户需求,还加强了债权的信用支撑。如下:


类保理的应收账款转让(或质押)方式的风险级别明显优于信用类贷款,同时可以实现一个债权两个承债主体(上下游企业可以同时做为承债主体),只需要专人对受让(或质押)的应收账款进行日常操作管理。


类供应链的代采购、代销售模式不但完全管控了贷款资金的真实用途,同时又实现了对企业存货中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物权的法律占有,而民间小微借贷机构在当地完全有能力实现对这些资产的日常流动管理(管理成本不会增加太多),违约处置可以快速而便捷,并且自主完成。


融资租赁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客户固定资产中的动产(设备、车辆等)的信贷需求挖掘,同时兼具前述的优势。


如果借鉴以上三种方式,做到多种债权交易手段组合使用,很多贷款通过类似这三种方式可以实现主动持有物权,从而能够实现风险发生后自主处置有价物,并且还能实现信用风险管理向操作风险管理的转移,减小民间小微借贷企业的风险管理难度,基本契合小微借贷民间机构的风控管理特点,也符合风险偏好。


风控战术的加强


民间小微借贷起源具有草根性,大部分机构都没有搭建严格的、成系统的风控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风控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风控管理技术一直没有太大提高。


为了适应当今残酷的金融环境,实现前述“尾随银行”战略和债权交易手段的多元化,民间小微借贷风控战术要从以下方面加强:


1.尽调方法及技术:从过去偏重抵押物价值识别加征信报告的尽调思路,转向对借款主体和相关上下游企业的风险识别、评估,甚至借助银行授信调查的方式实现对借款人全方位的尽职调查。


2.尽调工具的应用:包括对专业会计师事务所使用的审计软件原理的借鉴和应用;互联网公开的各种与借款主体、产品等有关联的数据的查询、验证;借款人舆情的关注和过滤。


3.风险控制操作和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建立:对已在中小银行普遍运用的类“信贷工厂”、IPC技术等风控思路要追踪和学习、吸取精华、加以改良和应用。管理流程“信贷工厂”化、操作细节IPC化,加强对风控员工交叉验证和逻辑判断能力的培养,总体上风险控制朝着正规村镇银行的管理思路走。构建格式化和统一的调查模版。可以借鉴早期银行的评分卡技术,起点低但有效。


4.风控人员整体知识面的扩展:包括贸易知识、商账管理、应收账款识别、库存的盘点和管理、机器设备、汽车等类动产的价值评估等。


5.贷后管理的实时性查验制度。不能像银行的贷后一样流于形式。


6.适时接触和尝试辅助应用互联网金融的风控方式及手段。


小微企业贷款需要近身识别风险和贴身高频实施贷后管理,银行嫌单笔贷款金额小、管理难度大而视为鸡肋;互联网金融由于互联网的隔空属性暂无法触及;而商业保理、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现阶段主要做大额,加之现场管理的先天弱项而暂时未涉入。民间小微借贷机构此时必须扬长避短,在风控战略上拔高高度,在风控战术上精益求精、在交易手段上不拘一格,深耕细作小微企业金融,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空间。


作者简介:李文华,笔名豫章文,曾在多家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担任总经理、风控总监等职务,对民间金融行业风险控制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2015年创立微信公众平台“金融风控畅享平台”。



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可查看历史消息,更多精彩文章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