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

黄裕生 景来律师 2023-09-11


作者简介


黄裕生: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著有《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第一哲学问题研究》等;主编有“纯粹哲学丛书”,主讲的《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入选哲学类国家一流课程。(Jlls)


声明:景来律师对推文的导读设定及标题修定拥有权利,转载推文时需标明转自景来律师公众号。 

(关注本号:法律人有益加强交流,共襄民主法治;

当事人可以后台留言,免费咨询法律问题)




“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
这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誓言,借以表达坚定的决心、不移的承诺。
但这不只是豪言壮语,而且也是一种观念。总有人不仅以这样的豪言谋求脱局的办法,而且也以这样的观念想象共同体。当然,也总有很多人深受这一豪言的鼓舞而迷执在这一观念里。
但是,在每个人的自由生命就是目的本身的现代社会里,这样的誓言需要慎用,这样的观念值得警惕。
“不惜一切代价”这个“不惜”的主语是谁?谁代表这个主语?是神吗?是天吗?是“我们”吗?这个“我们”又包括哪些人?被代表了的众生与这个“我们”是什么关系?
“一切”又是什么?谁的一切?无论谁的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都是需要尊重、维护和捍卫的,永远都不能轻易牺牲掉,永远都不能轻言不惜!
面对公共安全危机,我们应当尽最大努力去挽救,但不应轻言不惜一切代价。
“不惜一切代价”一旦成了一种治理与想象共同体的观念,那么所有受这一观念鼓舞的人,与所有被这一观念裹挟的人,随时都会被作为“不惜的代价”支付出去。而“不惜者”永远都不会支付自己的任何代价。不仅如此,被牺牲的所有代价都可能成为“不惜者”升值的筹码。因此,在“不惜一切代价”这个誓言所宣示的坚定决心背后,很可能是对他人的生命与财产的漠然和冷酷,在它所表达的不移承诺背后,恰恰可能是对他人的抛弃与背叛。
无论于个人还是于共同体,凡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而行动,都是值得反思与警惕的。
这里,没有优势,只有危险。

2023年8月3日

更多推荐
“合法腐败”!这个概念令人茅塞顿开
最新版 | 所有罪名现有立案标准(定罪量刑)文件全集
"城管拔走车钥匙被民警要回,商贩跪地致谢",官方通报
最高法:8月1日起,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认为符合再审条件的,一般应当提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