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10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梁晓声:致高考学子

 ⇑点上方名片,然后点关注




梁晓声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返城年代》《年轮》《知青》等作品数十部,多部作品被译介到海外。




同学们:


一个多月以后,你们中的绝大多数身份将由高中生变为大学生,衷心祝贺你们!感觉考得好的,固然可喜;感觉考得不好的,不必过于沮丧,无非就是会跨入并不称心如愿的大学校门而已,这不是什么人生灾难的开始。倘自己和家长意见一致,且把握甚大,来年重考亦未尝不可。即使落榜,总结失利原因,再振信心,可争取来年实现理想。


我发表此文致你们大家,首先为了使你们明白,你们是在什么高考背景下参与高考的。这一点挺重要。我估计中国的录取方法,再过二十年仍难有根本改变。那时,你们中某些人的儿女也将参加高考了,你们可超前讲给他们听。所谓欲将登庐山,先识其形,一切了然于胸,于是知己知彼,有益于成功。


01



我在你们高考前接受一次短暂而急促的采访时,曾说过如下几句话:


第一句:“对于中国的教育,我并无多少话可说。”


这意味着,我身为大学教师,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相当清楚,也明白非是采访者所需要听的,说了也白说,白说何必说。


其二:“若非言重要改变,那么便是1978(应是77)年的恢复高考了,终于结束了推荐选拔,实行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给了更多的人上大学的机会。”


这句话是相对于“文革”期间废除高考制而改为推荐选拔之法来说的。后一种方法,是当年许多人上大学的夙愿,被直接掌握在自己的基层领导者手中,加之极左的政审和阶级成份论的作用,使当年的上大学之事每每伴随着不该发生的故事。


我不上网,据说此语引起网上热议,攻讦之言甚多。他们光火的是“实行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一句,于是借题发挥,宣泄对后来地域、省际高考分数差异的不满。


我不认为我的话是被曲解了。或者换一种说法,他们的曲解是成心的。因为,不曲解不需要多高的智商。


故我要借此机会给予你们一条做人的告诫——不要学他们。即使他们中有你的父母,也不要学。因为那是坏榜样。若还有自己,当力诫之。若那种毛病在身,成为大学生后,尤其令人嫌恶。大学是改变人的所在,你们当在大学里学习如何以充分讲理的方式讲理,连这一点都学不会等于大学白上了。


恢复高考以后,中国真的实行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吗?


若不以“绝对”二字来质疑,可以说起初两年基本实行了。


但问题随之而来,头两届大学生,以城市考生和经济状况较好的省份为多,农家儿女、经济落后的省份的青年,所占比例甚少。


这在当年引起了“两会”代表和关注教育公平的人士的极大忧虑,于是他们向中央建言,实行宏观公平,也就是名额分配制的计划招生。


不能不承认,中国教育需要宏观公平,该愿望是用心良苦的。当年允许重点大学的招生名额向当地有限度地倾斜。这乃因为,重点大学要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配合、协助,也是用心良苦的。


以上两种用心良苦,至2000年时,基本能被正面理解。2000年后,情况陡变,中国高考学生数量剧增,当年的宏观公平,反而陷入宏观不公平的尴尬。分配给人口大省的重点高校录取名额多年未变,导致人口大省的考生竞争激烈,考分越竞越高。


故当年有一条冷笑话是:“高考将近满分的,都不是人。”


那时,我在几个省份的郊区,见过如同集中营的高考补习班,情形使我骇然。


而北京这样重点大学最多的城市,竞争相对不那么白炽化。这乃因为,对于北京考生,考上了名牌大学,将来是北京人;仅考上了一般大学,将来还是北京人。总归仍是北京人,所以,即使对重点大学心有向往,却并不朝思暮想,矢志不渝。普遍的上海人对复旦,大抵也是如此。


那么,这是否便意味着,北京考生可以低分考入北大、清华呢?


流言罢了。


果而如此,名校还是名校吗?


北京有四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师大附中、八一中学等重点中学,那里的一半左右的考生,即使与全国各省的“考神”竞考,也不会感到有压力,估计分差也就是10分左右罢了。


但一个情况却是——如果分数线设在630分,那么在人口大省,最高考分可能被“考神”们拉至680—690分左右,结果该省考到630几分的考生,只有徒唤奈何。


对他们这当然不公平。


怎么解决这一不公平呢?


我参加过多次专家学者们的调研、讨论,莫衷一是,至今还拿不出被公认的好办法。


一个人口近亿的国家,起码该有十几所重点大学,几十所一类大学。但中国哪一个人口近亿的大省有那么多大学呢?而一所新办的大学,最快也得五六十年的时间,其文凭才能渐获社会公认。


像打破计划经济框框那样,取消名额分配到省,一举实现全国统考统招如何?


没人敢拍这个板,使中国教育冒这个险——怕更加刺激应试教育,促使考生一窝蜂锁定有数名校、成批产生“考神”,引起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高中应试教育的极度亢奋,再难改变——而应试教育违背教育精神,也必将产生更多高分低能的考生。


并且,分数线不知会被提高到何种程度。说到底,目前情况,是人口太多,而大学资源不发达的矛盾呈现。


又并且,此难题尚无良法破解,新情况又发生了。


大约在2013年,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张平在全国政协会议的大会发言中指出,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中的农家学生,正在明显地逐年地减少,强烈呼吁在招生时予以政策倾斜。


这又事关宏观公平,很中国特色。


但中国教育应该完全无此情怀吗?


似乎,公平根本不可实现。


否。


考研、考博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公开、透明,差半分都不行,找谁都不行。你比别人少半分,那就只能要别人,不要你,你只有再考。这是所谓“二次公平”,权宜之法。


同学们,如果二十年后依然如此,你们应超前告诉你们的儿女——在中国,“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能一步到位,只能通过考研考博二次三次来实现。在此前提下,与他们清醒理性地共同拟定高考计划。我想,这比他们在经常耳听许多关于公平的诅咒的情况下备考好得多。


02


不久,你们将要报志愿了。


我给你们的第一条建议是——就低不就高。将自己的分数估低了(一般低不了几分),错过心仪之校,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学与大学之间的教学水平的差距,并不体现在那几分上。估高了却对自己很不利,因为几乎所有大学都是首先将目光投向第一志愿的。通常是,第一志愿一旦没实现,你的第二志愿很有可能被忽视,结果成了被“拾遗”的考生。


我给你们的第二条建议是——想明白你是要考大学,还是要考城市?


如果要考城市,眼中当然只有京上广。


以文科而论,全国的重点大学,文科教师队伍,教学水平,越来越同质化。北京重点大学的文科教学水平无明显差距。出现在课堂上的主要是中青年教授们了,而全国的优秀文科教授,不仅在北京的重点大学,外省的重点大学也不乏其人,甚至讲课讲得更好。


第三条建议是——选自己真愿意学的专业,比慕名而选校对头。还以文科来说,我认为,兰大、川大、吉大、贵大、苏州大学的文科教学水平,当在北京某些大学近年才增设的文科的教学水平之上。后者是近年扩招的现象,尚无历史积淀。


03


当你们成为大学生后,我也有如下建议,或曰告诫:


1.不可为了急切地表现进步,而做写举报信检举老师课堂言论的勾当。


若认为老师的课堂言论确实有害,首先应当堂举手指出,表明自己的反对观点。这么做时,也应不失学子之态。若老师压制自己表态,可先向学校汇报。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的综合判断力,肯定在你们之上。越过学校的检举行为,是极不光彩的行为,很可能成为品格污点。


2.若感到自己所选的专业实在不是自己所愿学进去的专业,那也要耐心上完一学期再说。在这一学期,反而要比别的同学更认真地听课,更认真地完成作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学期后做出理性的决定——究竟要不要申请改换专业。否则,三天旷课两天讲假,上课打瞌睡玩手机,只想混过一学期了事,是对自己也很不负责任的表现。


3.不可仅仅为了凑够学分而选某一门选修课。尤其不可那么做了以后,课堂上难得一见你的身影,并且还希望老师别在意,还希望老师网开一面给出期末鉴定的好评语。否则,在对老师的考核表上怀恨打×。若对老师都如此,你对什么人会友善和真诚呢?


4.告诉你们一个真相——你们虽然是高考的胜出者,同时也是应试教育的不同程度的受害者。主要表现在,记忆脑区被用伤了,理性思考脑区、感性想象脑区却几近于板结,激活是要老师和你们自己同时下大力气的。仍以文科为例,现在的大一大二的灌输式授课,几乎等于是在进行大学学前班实践。相对于文史哲而言,师生讨论才具有真正的教学意义。但即使到了大三大四,课堂讨论也几成老师不敢指望之事。而要讨论,就要动脑。你们中许多人只养成了记忆习惯,没养成思考习惯。而不讨论,对老师没损失,对你们损失大焉,起码损失了大学时光。


若你们中有人成了文科生,愿你们做喜欢提问和讨论的文科生;这会给你们的老师一个惊喜,会激发他(她)们把课讲得更好,教学相长也。


5.你们要在对本校学科建设有所了解后,认真考虑“专业加”的问题,即在所学本专业外,加另一门专业学习。本专业就业前景乐观,可依兴趣加。本专业冷僻的,可加社会实用性广泛的专业。理科最好在文科范围加,如对外汉语教学、比较文学、中外文学史等;文科最好加服装设计、广告文字创意、二维三维电脑设计、书籍装帧艺术等。文学评论、影视评论、戏剧评论,文理科都可有所实践,文科尤当如此。


评论能力是中文的底线能力。


这里所言之“加”,非指双学位那种“加”法,而是指具有一般能力。以不出校门的旁听就能具有能力为好,更以不影响专业为好。


你们的人生,估计会改变两三次职业。“专业加”是为那时做能力准备,所谓留一手。


6.你们应该多点才艺,唱歌、书法、绘画,都接触接触,入门并不难。乐器也可以学,以笛子、二胡、口琴、手风琴为易学。此类乐器快失传了,也少见演奏者了。不是希望你们做传人,而是它们最接地气,会使你们成为带给别人快乐的人。若你们果有兴趣,可要求学校购买并请人教之。


7.快毕业时,你们该思考一下人生了。对于万分之几甚至十万分之几的人,人生是生活+成功。而对于绝大多数人,人生的真谛是生活+成就感。世上千万行,行行都能使人获得到些成就感。往根本上讲,人生道路不过就这么两条。想明白了自己适合走哪条路,人生就变得清晰可感了。


8.毕业后去向何方?


这取决于你选择的是某座城市本身,还是它所能提供给你的职业能力发展空间。选择前者往往需自己竭力开拓发展空间,选择后者往往要割舍一些对大都会的依恋。我的建议是,去往房价低,看重你专业的城市。若还能离父母近,尤可考虑。二十年后,京上广深不会再变到哪儿去,但某些二线城市的变化将会很大。


9.不要使自己变成依赖进而迷信人脉的人。从业能力才是人生基石。无此基石,人脉再广也是垃圾人脉。


10.社会很浮躁,大学院墙隔不开浮躁。我给大家的座右铭是“守寂”。为自己守住一些孤寂时光,并享受之。只有在孤寂时光里,人才更是自己,于是能更进一步了解自己。常凑热闹,容易自我迷失。


大学的天职之一也是——向社会播撒读书种子。


愿你们将来成为中国的读书种子。那么,你们的小家庭将受益匪浅,你们的后代将感恩于你们。


这世界几千年来有三点没变——多数财富依然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权力依然由少数人掌控;但,文化和知识却是少数人无法完全占据的——它是绝大多数人共同的财富,人人都有享有权和继承权。知识化了的普通人的人生福音在其中。依靠它吧,它会使我们成为普通而可敬的,精神高贵的人,于是做普通人不再可悲,更不可怕了……

 

2018.6.18

北京

点下面节目链接更多精彩

听书全集音乐合集高分电影
纪录片集传统曲艺
国学名著
电视剧集百家视频
百家音频
小品合集
跟书旅行
戏曲合集
中国小说了凡四训中国典籍
易经全集道德经集黄帝内经
外国小说茅盾文学中外历史
官场小说哲学心理诗词歌赋
家庭育儿小学课程幼儿英语
单  田  芳袁  阔  成德云相声
京剧全集黄  梅  戏越剧全集
昆曲全集秦腔全集豫剧全集
钢琴名曲萨克斯曲音乐会集
古筝名曲成名金曲人物传记
红  楼  梦三国演义西  游  记
水  浒  传
金  瓶  梅
四大名著
唐诗三百宋词三百话剧合集
诗词大会
天道合集
演  唱  会
窦  文  涛李  玫  瑾
毛  泽  东
曾  仕  强郦波合集马  克  思
王  立  群康震合集
易  中  天
罗翔合集王  阳  明高  晓  松
单  田  芳德  云  社梁  宏  达
梁  文  道马  未  都许  子  东
马  家  辉侯  卫  东袁  腾  飞
蒋勋合集叶曼合集叶  嘉  莹
欧  丽  娟周  建  龙艾  宝  良
刘  慈  欣曲  黎  敏郭  继  承
董卿合集蒙曼合集李诞合集
倪  海  厦杨雨合集
李  小  牧
翟  双  庆鲍  鹏  山钱  文  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