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亚运奖牌“湖山”,灵感来自于这幅宋画………

都市快报 北高峰观察 2023-10-24

新用户记得先点关注哦~


6月15日,在“等你来,享精彩”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现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奖牌“湖山”隆重发布。



赛事奖牌是杭州亚运会的重要视觉形象,是展示主办国、主办城市文化特色和办赛理念的重要载体,也凝聚着设计者的巧妙构思和精彩创意。杭州亚运会奖牌设计蕴含何种理念?灵感来源于何处?橙柿互动带你走近奖牌设计团队,探索奖牌的诞生过程。





#1

设计涵括三大世界遗产 

“方圆相融”的最为别致 


奖牌“湖山”,由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章俊杰副教授带领姜雨沁等设计师团队,历时近二年反复修改论证后创作完成。



“湖山”的设计,以“实证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良渚玉琮为灵感,汇聚了杭州三大世界遗产: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继会徽“潮涌”、吉祥物“琮琮”“宸宸”“莲莲”、核心图形“润泽”、火炬“薪火”后,又一杭州亚运会视觉形象体系的核心元素。



相较历届亚运会奖牌,“湖山”最突出的特点是“方圆相融”的形状——设计中首次将方形玉琮和圆形奖章融为一体,别具一格,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奖牌正面,用凸出的线条勾勒出“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杭城画卷,以及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断桥、三潭印月的剪影寓意杭州西湖,19组灵动曲线构成波浪起伏的形态代表第19届亚运会,湖水涟漪,山峦起伏,美不胜收。


奖牌背面形似方形印章,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置于正中,上下以中英双语刻以杭州亚运会文字标识,寓意运动员们在杭州亚运会上留下美好的印记。



奖牌挂带,以杭州亚运会色彩“虹韵紫”配以“HANGZHOU 2022”字样,采用了织锦提花工艺和环保印花技术,双面手工缝合而成。弹扣轴的生耳结构将挂带固定在奖牌内部,牢固又大气。



挂带上,拱宸桥形状的束扣设计也别具巧思。束扣分为上下两半,一半为桥一半为影,不仅能让运动员们在佩戴时候更为整齐美观,也将第三大世界遗产大运河展现了出来。



#2

历时2年 20多轮修改 

团队初心未变

奖牌是一场赛会重要的视觉形象组成部分。
2021年7月28日,杭州亚组委、杭州亚残组委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奖牌及其他颁奖物资设计方案。共收到应征设计方案1105份,并于2021年10月22日完成入围评审及初评评审。2021年11月2日复评评审顺利结束,10套方案成功入围。
通过多轮设计竞争、评选和深化修改后,最终章俊杰团队的方案从诸多方案中脱颖而出。今年3月底,杭州亚运会奖牌正式封样,代表着设计结果的最终确认。

“‘湖山’的设计是完整按照产品开发流程来进行的,其中需要经过从草图、草模、仿真模型、实样等一系列过程反复推敲验证,因此整个设计过程经历了近两年时间,中间经过了多次改稿,加起来有20多轮。”章俊杰说。
最初,团队从宋代杭州画家马远的《水图》中寻找到了灵感——五千年良渚、两千五百年运河,两千年西湖,“都像一幕幕历史的浪潮印入我们的眼帘。”在游历了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等浙江的水域后,团队发现水所代表的江南风情,正能反映杭州这片水土的人文气质。

为了找到更多灵感,团队做了大量研究,跑遍了各个与良渚文化、西湖文化有关的博物馆。最终,确认了以内圆外方、礼通天地的玉琮为奖牌设计的核心意向——方圆相融的形状,不仅与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一脉相承,也体现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含义。
两年多的时间里,经过无数次的推翻重来,不断优化的设计中,团队的初心始终未变。
“杭州是一座汇聚历史人文和科技创新的城市,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同时也是山水人文城市。”章俊杰表示,奖牌造型表达了杭州生态文明之都的气质,更展现了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山高人为峰,在层峦叠嶂中,运动健儿顽强拼搏,挑战自我,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希望我们的奖牌设计能鼓舞每一位拥有体育精神的运动员”。

#3

“湖山”生产过程也环保

参加游戏,一起来“争金夺银”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设计到诞生,杭州亚运会奖牌“湖山”的名字诗情画意,生产过程也很“绿色”。
据悉,杭州亚运会奖牌将采用压印成型、数铣外形及槽坑、修整刷拋、镀金镀银、表面防护等工艺制造。

挂带使用了真丝面料,并采用一体压铸成型。生产过程中,没有多余的切割,美观又环保。在制造厂商全新研发的GBART数字化绿色印染核心技术的支撑下,过程近乎零碳零污水排放,全面展现了本届杭州亚运会“绿色”的办赛理念。
9月23日开始,“湖山”将闪耀在杭州亚运会的各大领奖台上。想要率先“拥有”同款奖牌吗?扫描二维码参与游戏,一起抢先体验“争金夺银”的快乐吧。







新闻深一度:马远和十二《水图》


马远十二《水图》生动地描绘出湖水烟波浩渺、江涛汹涌奔腾、沧海咆哮怒吼等多种情势,真可谓曲尽其态,同时还表现了浮云掠过水面的阴影感和阳光照射水浪造成的光感。
| 水图 | 马远 |南宋  | (后11幅) 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十二《水图》上的题名为杨皇后亲笔所书。有十一幅至今保存完整,分别为:“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黄河逆流”、“秋水回波”、“云生沧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晓日烘山”、“细浪漂漂”。残缺的一幅,在卷后俞允文的题跋中找到名称——“波感金风”
残缺的一幅


《水图》残缺的第一幅,无图名,画面上是密密的尖小细浪,远处的水波舒缓而轻淡,这是金秋季节里静谧的湖面。
洞庭风细:起伏的线条组成细密柔婉的波浪,渐渐向远方淡化,最后虚幻成水天一色。湖面轻风习习,波浪如鳞,万顷碧波,浩渺无际。这是春明景和的洞庭湖。
层波叠浪:大幅度起伏的波浪用粗重的颤笔画出,浪谷间卷起浪花。这是汹涌澎湃、向前奔腾的巨流。
寒塘清浅:稀疏的线条回旋起伏,水边三两石头,水面流动感很强,显然这是溪流,而非清浅的池塘。画面上的水纹,让人联想到马远的另一幅佳作《梅石溪凫图》。
长江万顷:流利的线条勾出的浪尖,都指向同一方向,远处的浪尖渐渐虚化。显然这是长江下游开阔浩瀚的江面。江水浩荡、平稳而又从容,有一种兼收并蓄的雍容大度,正顺着江风的吹拂,朝向大海奔涌而去。
黄河逆流:粗重线条勾出的巨幅波浪,浪间卷起的浪花,都向前作奔涌抬升运动,又呈现向后逆涌之势。这是黄河水,浑浊、奔腾、激荡、咆哮,带着原始粗犷的生命力,挟雷霆万钧之势,正要冲破障碍向前倾泻。
秋水回波:柔婉的双勾线波纹,贴水飞翔的白鹭,澔渺无边的湖面,袅袅兮秋风,湖水清兮波浪细。
云生苍海:浪峰向前倾斜,后浪紧推前浪,云遮雾锁,涛声如潮。这是涨潮时的海浪。
湖光潋滟:轻快的线条,画出无规则跳动的水波。春风细细,湖水盈盈。晴光下的山色,明镜里的波光,都在游人的桨声笑语里微微荡漾。这是西子湖醉人的柔波。
云舒浪卷:云雾弥漫下的海面,前后都是涌动的波浪,中间用粗重凝涩的颤笔,画出一个抬起的浪头,正在发威咆哮。这是沧海中的洪波。
晓日烘山:红日、远山、晨雾。朝晖下的湖面浮光跃金,一片清新宁静的气氛。
细浪漂漂:鱼纹状的线条组成细密波纹,向远处渐渐虚化,几只海鸥在海面上飞翔,海面风平浪细、安静祥和。 


记者 杨亦淇

摄影 江玥

编辑 方馨翊 成嘉怡



-往期荐读-



记得 分享、点赞、在看 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