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顺山:赤诚为国,勇攀科学高峰

立德树人的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1-07



【编者按】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广大北理工师者用渊博的知识滋养学生心田,用深厚的造诣引领学生成长。在“荣休”之际,他们仍然心系学生、情系学校,诠释了为人师者的拳拳之心。党委宣传部对荣休教师代表进行宣传报道,向辛勤奉献半生的北理工师者致敬!


他从事教育工作46载

始终坚守在教书育人一线

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


他长期从事兵器学科方向研究

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需求领域重点科技项目研究

突破多项核心关键技术

填补领域空白


他始终心怀祖国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用硬核科技服务强国建设

……

他就是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冯顺山教授




投身科研,他用成果填补领域空白

“我对工科十分热爱。”1973年,冯顺山进入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1976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兵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我所在的兵器学科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学科,国际上没有这个专业。”建国初期,国外为了阻止中国发展,对中国实行了严酷的技术封锁。冯顺山初生牛犊不怕虎,知难不畏难,知苦不言苦,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恒心,迎难而上、刻苦攻关,研制出一系列拥有自主技术产权的原创科技成果。

面对复杂环境港口航道水域大型沉船清除问题,冯顺山敢为人先,应用水下安全爆破清障技术和爆炸解体清障技术,有效清除水底船体,取得了项目的圆满成功,同时也开启了该技术的工程化应用。目前,此项技术已推广应用于渤海、南海和长江等水域的沉船清障工程,为航道顺畅运行提供一种新的技术保障。

创新水下爆破技术,用于沉船打捞或清障

地下工事是用于保护人员、指挥所、军事技术装备和工业企业免遭破坏的地面以下修筑,具有高度防护性能,是现代化战争中重要的防护手段。在超大威力打击下,地下工事口部实时关闭,是工事防护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一科研难题,冯顺山创新性地提出“非电感知及信号传送、爆炸驱动提前关闭”等防护理念和技术,并研制出成套装备,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程应用实现零的突破,为防护技术迈向一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填空白补短板,做一流的科技成果,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荣耀。”多年来,冯顺山一直坚守初心,践行诺言。




钻研技术,他用智慧与汗水报效国家

“我喜欢挑战,没做过的、有难度的工作,总能激起我的干劲儿。”从教46年,冯顺山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第一次”“首次”“创新性”等研究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为常态。

回忆过往的科研生涯,冯顺山有两次经历印象最为深刻。第一次是承担可用于大型卫星、天舟、天宫、神舟等航天发射过程中助推火箭分离机构的爆炸分离螺母研究,其性能直接决定火箭发射的成功与否。“火箭发射过程中,旁边有四个助推火箭,到了一定时间,助推火箭需要分离,如果有一个火箭没有分离,那就代表发射失败了,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冯顺山介绍道。接受这项科研任务以后,冯顺山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苦干实干,最终实现了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产品设计,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

带领学生在试验场地做实验

第二次是参与国家应急攻关专项——北京奥运会城市空中安保方案的研究工作,冯顺山始终秉持“做一流、高品质”的工作态度,成功实现了在城市中对“低慢小”飞行器的软拦截,当时该项技术在国际上还没有先例。

“创新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我们这些年做的科学研究,几乎都是自主创新,我们的产品在综合性能方面已经超过了国外。”冯顺山带领团队研制出一系列功能独特、技术性能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成功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多年来,冯顺山主持完成30余项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8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SCI/EI收录近20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10余项,合作编写著作3部。

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




诲人不倦,他用责任培养学生成长

“既然当老师,就要对学生负责。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成为骨干、带头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这是我的责任与使命。”冯顺山说。

冯顺山注重在科研项目中培养锻炼学生。在开展北京奥运会城市空中安保方案研究时,冯顺山带领学生矢志创新,开展技术攻关。“冯老师传授思想方法、明确研究重点,我们则攻坚克难、日夜奋战,优化技术方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最终研制出唯一符合要求的拦截装备,成功应用于2008北京奥运主场馆的安保工作。”团队学生回忆道。千锤百炼,玉汝于成。这支研究生团队最终荣获北理工“优秀研究生学术创新团队奖”,冯顺山也被评选为学校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带领研究生开展国际合作项目

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多年来,冯顺山共指导博士研究生70人、硕士研究生39人,其中,王海福教授、蒋建伟教授、黄广炎教授等都已成为行业领域的专家,而年轻的一代也正在茁壮成长。在读博士后黄岐,作为第二获奖人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篇、授权技术发明专利6项、荣获“北京市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学会优秀论文等;在读博士研究生高月光,先后获评“北京理工大学青春榜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育苗基金、航天科技CASC二等奖……

怀揣对国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扎根教学科研一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46载春华秋实,冯顺山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


品牌推荐


近期“匠心·师者”专题报道

🔗匠心·师者① | 李金明:站上大学讲台的“检察官”

🔗匠心·师者② | 李晖:“精雕课堂、善解难题”的化学老师

🔗匠心·师者③ | 张忠廉:保留五天、相互转达!

🔗匠心·师者④ | 黄佳琦:紧跟国家需求做科研!

🔗匠心·师者⑤ | 张卫正:师者大爱,以身卫正

🔗匠心·师者⑥ | 高春清:人民教师,无上光荣

🔗匠心·师者⑦ | 方丽萍:见证学生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匠心·师者⑧ | 辅导员高瑞欣:我要对得起这一声“老师”!

🔗匠心·师者⑨ | 辅导员周子淇:我们是互相成就的朋友

🔗匠心·师者⑩ | 这位“睿老师”,让教书育人“爱意满满”!

🔗匠心·师者⑪ |辅导员张振坤:做良师益友,关键时刻有我!

🔗匠心·师者⑫ |辅导员孙德巍:我愿做学生成长的“铺路石”

🔗匠心·师者⑬ | 唐胜景:薪火相传,“三尺讲台”筑胜景

🔗匠心·师者⑭ | “九叔”:用设计点亮创新人才成长之路

出品:党委宣传部

素材:机电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

供稿:赵琳、吴楠

图片:本人提供

编辑:臧瑞楠、吴楠

审核:蔺伟、刘晓俏

点分享

点赞

点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